腰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腰果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甲子沧桑书写巨变盛世水泥铸就辉煌-【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7:05:00 阅读: 来源:腰果厂家

甲子沧桑书写巨变 盛世水泥铸就辉煌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60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在这60年间,中国水泥工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演绎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巨大变迁,造就出令世界瞩目的“水泥大国”。温故而知新,梳理回顾60年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为此,应《中国水泥》杂志之邀撰写此文,与水泥行业广大同仁共勉。

如果从1889年唐山细绵土厂土窑生产水泥算起,中国水泥已有120年的历史了;如果从1906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算起,也有103年的历史了。

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但中华民族依然处在三座大山统治之下。旧中国,始终处于腥风血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水泥工业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畸形发展,但规模之小、产量之低,发展之慢,令人乍舌。1949年水泥产量只有66万吨。4 亿5 千万人口的大国,人均水泥不到1.5公斤,中国水泥工业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回顾历史 追寻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足迹

中国水泥工业的大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我国水泥工业60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30年”,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只有35家,其中东北区14家,华北区5家,华东区8家,中南区3家,西南区4家,西北区1家。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接管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修复遭受战乱破坏的设备,组织恢复生产。1949~1952年间,陆续修复了东北、华北遭到破坏的哈尔滨、本溪、小屯、抚顺、锦西、鞍山、大连、牡丹江、琉璃河、太原、启新等水泥厂。华东地区恢复生产的有中国、上海、江南、光华等水泥厂,中南地区有广州、华新水泥厂,西南地区有重庆水泥厂,全国总共有18 个大中型水泥厂相继恢复生产。另外还有口泉、济南、南平、辰溪、贵阳、嘉华、窑街等几个小型水泥厂也陆续恢复生产。

建国初期,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前三年时间,水泥工业得到了全面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水泥产量达到286万吨。

1953 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重工业部建材局决定拿出占建材投资总额78.1%的费用,从东欧、东德、罗马尼亚、捷克引进成套设备建设新厂,先后陆续建设了大同、永登、昆明、江油、耀县、巢湖、江山、贵州、庐山、柳州等10个厂;同时根据各地建设的需要和地区的平衡,安排扩、改建了哈尔滨、本溪、华新、中国等水泥厂。

1954年4月2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启新水泥厂,视察了生料、烧成车间和8号水泥窑,听取了生产情况汇报,勉励干部群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1955年9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为了及时掌握公私合营后的企业生产情况和工人生活状况,又专程来唐山启新水泥厂视察。

“一五”期间,水泥工业各项指标均提前和超额完成,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35.9万吨,保证了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1957年水泥产量686万吨,比1952年增长140%。

旧中国水泥生产没有统一标准,有使用日本标准的,也有使用德国标准、英美标准的,十分混乱。由于标准不统一,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建国之初,建材主管部门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制定自己的《水泥标准(草案)》,1952年《水泥标准草案》讨论获得通过开始试行,1956年经过修改补充,把试验方法由软练法改为硬练法,1957年10月国家正式颁布统一施行。

“一五”期间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中央政府对包括水泥工业在内的重工业高度重视,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扩建、改建、新建了一批重点水泥企业,为新中国水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首页1234567末页>>

■“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二五”时期,水泥工业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支持地方发展小型水泥厂。“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10个水泥厂,在这一时期陆续建成投产。水泥工业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水泥产量1958年、1959年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7.5%,1960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 100 万吨。

当时全国掀起了工农业建设的新高潮,新成立的建筑材料工业部提出了“每个省市区至少建一个大中型水泥厂”的规划设想,全国计划筹集15个水泥厂,1959~1960建成的就有贵州、江山、巢湖、松江、庐山、湖州等6个水泥厂。

1958 年和1959 年,从丹麦和西德进口了五套设备,丹麦设备安装在四川峨嵋;西德设备安装在河北邯郸。从国外大量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在设计部门和机械制造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广大水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开发、研制了国产水泥制造设备。水泥行业基本确定了以“小屯型窑”(立波尔窑)和“华新型窑”(湿法窑)作为我国发展的主导窑型。1958 年,湘乡水泥厂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华新窑,永安水泥厂和西卓子山水泥厂是使用小屯窑型建设的最早两个工厂。湘乡、永安、西卓子山几个水泥厂的建成,改变了过去基本依靠国外装备的被动局面,我国水泥工业设计及装备制造开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1961年,水泥行业开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压缩,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其中包括:永安、西卓子山、开远、山东以及邯郸、英德、柳州等水泥厂,湘乡、山铝水泥厂也放慢了建设速度。

在此阶段,建材部水泥局针对广大地方水泥(统称小水泥)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整顿,适时推出由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3.2万吨立窑水泥厂,配备2台直径2×8米普通立窑,作为我国立窑水泥厂的定型设计方案,自此立窑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过调整,到1963年经济开始复苏,停建的水泥厂开始复建,柳州水泥厂最先复建,随后除山东水泥厂外,上述的一些水泥项目都陆续复建、建成投产,山东水泥厂停建后改成试验厂。至此,水泥企业在“大跃进”中遭到破坏的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到1965年,水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开始全面好转,当年水泥产量达到1 634万吨。

■“三线”建设与“文革”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8年)

1965年,中央做出了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为响应国家的备战号召,国家决定在中西部地区兴建了一批水泥厂。当时建材部决定将停业5年之久的山东水泥厂筹建处,包括领导班子及其全套丹麦进口设备,成建制的迁往四川乐山县,改名峨眉水泥厂筹建处,异地建设新厂。1970年10月,峨眉水泥厂两条4.4×180米的大型湿法回转窑生产线基本建成,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湿法窑。

水城、渡口、青海和武山等一批水泥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1970年,赖际发部长亲临水城水泥厂工地视察,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水城水泥厂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点火。在此阶段,还有安徽胜利、湖北光化、湖南新化、江西万年、湖北荆门(葛洲坝)、安徽白马山、上海金山、浙江长兴等水泥厂相继建成投产。自此,湿法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湿法窑成为当时水泥工业大中型企业的主力窑型,开始向辉煌的顶点迈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随着新型干法技术装备的日臻完善,湿法水泥窑逐步被先进的技术装备所替代。

经过1960年至1965年的调整,水泥工业生产建设开始全面好转,但“文革”又打乱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大批职工卷入运动,脱离岗位,大批干部靠边站,各级管理机构瘫痪,行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水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1967年、1968年水泥产量连续两年递减30%以上,1967年大中型水泥企业的产值降低32%,全员劳动生产率也下降30%以上,生产消耗的原燃材料却普遍增加,1969年大中型水泥企业的每吨熟料多消耗10公斤标煤。

“文革”时期,随着各地大办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又掀起了大办地方水泥厂的高潮。从1970年起地方水泥每年以平均21.8%的速度递增。1973年地方水泥产量首次超过了统配水泥,到1978年地方水泥达到4 253.3万吨,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65.2%,地方水泥厂也由1970年的875家增加到3 400多家。在国家统配水泥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水泥的发展为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集团后,水泥工业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和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水泥工业恢复调整阶段(1979~198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当时,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以水泥为主的建筑材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开会、过问,并做了一系列批示。当时的建材工业面临着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陈旧,管理松懈,科技力量散失,生产能力低下的状况。针对全国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1978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水泥工业的报告》,追加了对水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同年12月,国家建材总局提出了《关于加速发展建材工业的几项措施》的报告,国务院批转了该报告,要求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关心和大力支持建材工业的发展,主动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1979年4月,五届人大第七次常委会决定成立建筑材料工业部。建材工业部内设水泥局。随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建筑材料工业局,加强了对建材工业包括水泥工业发展的集中领导。

1979年,在国家外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务院还是决定购买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株式会社设备,建设冀东水泥厂日产4 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这套新一代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设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泥生产设备。

1979年下半年,又与日方签订购买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成套设备合同,建设宁国水泥厂。由于国家外汇储备紧张,为减少用汇,该项目仅进口了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制造等3部分设备,矿山和水泥包装采用国产设备。这套设备与冀东水泥厂的不同点是采用一台5×15.5m的大直径中卸式原料磨,分解炉为MFC沸腾型。

于此同时,江苏淮海水泥厂用罗马尼亚设备建设了一条悬浮预热窑新型干法生产线,设计年产水泥100万吨。这三个引进项目,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首批引进的成套项目,为逐步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建材部立即着手,把下放到各地的科技人员聚拢起来,加强了水泥工业的科研设计队伍的建设。陆续组建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合肥水泥研究院、南京水泥设计院成都建材设计院等科研、设计单位。

这一阶段,建材部在太原召开全国大中型水泥企业老厂技术改造座谈会,提出用新型干法预分解新工艺改造现有湿法老厂的技术路线;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小水泥质量改造会议,讨论修改了《小水泥质量管理规程(草案)》,制定了水泥质量升级规划;在湖北黄石召开了全国水泥工业增产节约现场会,推动水泥健康发展;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了水泥新标准,将水泥分为五类,即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水泥强度标号检验方法也由原来干硬性胶砂的硬练法改为塑性胶砂的软练法。回转窑的运转率是水泥企业管理与效益的重要标志,1982年全国回转窑运转率为83.94%,比1977年提高了10.31个百分点,达到了当时较好水平。

1984年,国家建材局在制定《建材工业技术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水泥工业要发展预分解窑新型干法,一般情况下不再扩建和新建湿法和老的干法生产线。自此,结束了长期以来水泥界的“干湿”之争,指明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

这一阶段,水泥行业的管理体制得到了恢复和健全,科研队伍逐步开始合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政策得到落实,水泥新标准和产品质量规范开始实施,为下一步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页1234567末页>>

■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建材局的《建材工业发展纲要》。《纲要》以改革的思维,率先冲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在全国掀起了各行各业投资办建材的热潮,“大家办建材”的方针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这一方针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缓解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扭转了水泥等主要建材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

水泥行业开始由“单轨制”(统配)改为“双轨制”(统配加市场)。为促进“双轨制”的实施,国家逐年减少企业统配水泥的数量。“双轨制”到1992 年被取消,水泥工业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给水泥工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986年,江西水泥厂日产2 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是我国自行设计,主要采用国产设备建成的第一条日产2 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它的建成投产并通过国家级验收,是水泥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国日产1 000吨、2 000吨的窑外分解技术基本自给,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70年代末的水平。从此在大中水泥厂建设中,结束了以湿法华新窑为代表的时代。

1990年,围绕国家建材局组织实施的“综合节能工程”,水泥企业组织实施了水泥厂技术改造工程和散装水泥推广系统工程。其中大中型水泥厂技术改造工程包括:14家老水泥企业及邯郸、湘乡水泥厂的“抢救”;部分水泥厂“湿改干”的技术改造;单项节能技术改造。小型水泥厂技术改造包括:用15项成熟的节能技术对600台机械化立窑进行综合性改造;对小型回转窑进行示范性改造。

“七五”期间,国家建材局将日产2 000吨熟料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列为国家重大消化吸收的12条“龙”之中。“一条龙”管理方法,就是把攻关、开发、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人财物统筹管理,集中众多科研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厂家分工合作,共同攻关。1994年,吉林双阳水泥厂日产2 000吨生产线将“一条龙”的13项开发成果应用上去并取得成功,建成投产后3个月内就达产达标,它标志着中国自主开发的预分解窑技术已经成熟。

1993年10月8日,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这是我国水泥行业第一支上市的股票。此后有20多支水泥企业先后陆续在沪深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水泥企业开始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企业的发展。

“八五”期间,水泥工业积极开展“双引进”,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装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的几年里,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建设水泥厂的最活跃时期,以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合资、独资的方式,建设了铜陵、烟台、三德、泗水、顺昌等一批项目,利用外资总额近20亿美元。在这阶段由中央批准建设的大中型水泥项目中,90%以上是“三资”企业,外资在沿江沿海建成了一批中外合资的大型预分解窑生产企业。当时引进外资主要目的,一是解决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消化吸收,促进新型干法水泥装备的国产化;三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水泥企业上水平。

1985~1995年,是水泥工业蓬勃发展期,11年间纯增长水泥产量32 996万吨,平均每年纯增加约3 000万吨。1995年全国水泥产量达47 591万吨,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从此告别了长达45 年之久水泥供不应求的历史。

这一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水泥供求关系矛盾十分突出,但国家缺乏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地方水泥异军突起,各行各业、各级政府、民间集资办水泥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立窑得到爆发性的发展,中央投资只是围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所需水泥,建设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大中型水泥厂。1995年立窑水泥产量达到38 491万吨,占水泥总产量82%,成为了我国水泥工业数量的主体。立窑水泥是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的,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1996年,中国水泥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部署阶段。国家建材局确定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提出建材行业要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化建筑材料与制品工业的两大转变,并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建材工业首次与建筑业一起被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建国以来,国内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但市场急需的旋窑水泥仍然短缺,水泥总产量中立窑水泥8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建材局提出要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随后针对立窑制定了“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得到吴邦国副总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国务院、国家计委、经贸委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各省市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1996年,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缺乏生产水泥的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逐步退出水泥制造业,率先提出要淘汰立窑,并对入沪水泥采用“准用证”的办法控制立窑水泥涌入上海,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开了先河。

1996年,江泽民同志考察冀东水泥厂,并亲自为我国自行研发的第一条日产4 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点火。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波及到国内,水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水泥出口也大幅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行业出现亏损,整个行业陷入了困境。1998年水泥行业开始从低谷中爬坡,增长速度逐年提高。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玻璃厂、小水泥厂意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力度。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关闭、淘汰直径小于2.5米的小窑3 108条,压缩落后生产能力6 336万吨,淘汰小水泥工作显著。破字当头,里在其中。同年,国家决定将发展新型干法窑列入国债贴息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001年就有3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 540万吨。

过去由于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慢,造成了许多项目投产之时就是企业亏损之日。从1996年起,国家建材局组织新型干法“低投资”、“国产化”工作,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等措施和工作,实现不降低项目技术水准前提下的低投资,更好体现技术和经济的圆满结合。

2000年海螺集团在荻港建设的两条日产2 500吨熟料生产线,总投资仅3.7亿元,这标志着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低投资”基本实现,大力推广预分解窑的在经济上的条件已经成熟。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2 853万吨,仅占总产量的6%。2000年上升到7 188万吨,占总产量的12%。

这一阶段,水泥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亚洲金融危机又雪上加霜,水泥工业此时国家建材局科学分析形势,适时提出了“上大改小”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为水泥工业的结构大调整作出了部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大大降低,由原来的吨投资1 000~1 200元降低到400左右元,从而为新世纪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首页1234567末页>>

■新型干法攻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9)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国家建材局等9个工业口委管国家局,重组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材行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新的转变。重组后的建材协会、水泥协会,成为企业、行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水泥协会在安徽芜湖市召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会,近40家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先进性和在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性;希望水泥企业要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好新型干法水泥“国债”贴息项目与“双高一优”计划项目的实施,学习海螺发展经验,练好内功,优化设计,为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从此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驶上了快车道,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阶段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颁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也是最多的时期。这些政策和文件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加快了水泥工业淘汰落后,发展了新型干法,推动了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这一关键阶段,中国水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供了依据。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这也为后几年新型干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又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联合调研,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加快调整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此建议随后得到有关部委的肯定,60家国家重点水泥企业名单公布,并明确了相关支持的政策和措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水泥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5月,铜陵海螺万吨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条万吨线,随后海螺水泥相继又建成投产了3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这不仅是海螺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水泥人的骄傲,它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伴随着水泥工业快速发展,我国的水泥技术装备产业发展也突飞猛进。水泥装备技术在经历了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阶段后,进入了自主创新、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时代。在满足国内建设服务的同时,中国水泥研究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在国际市场上与最强的公司同台竞争,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中国的成套水泥技术装备也伴随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开始大量出口,水泥装备率先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成套装备。此间,中国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以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进军国际高端市场,以先进的技术水平、成本优势、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工期控制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全球竞争优势,目前已经超过40%市场份额。目前,全球15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中,有11条是由中国人建设的。

2008年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海螺集团视察,肯定了海螺所走过的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称赞海螺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海螺要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2009年2月11日,正在沙特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又视察了中材国际承建的利雅得水泥公司,鼓励企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占领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水泥企业,既体现了对水泥行业关怀,也对全行业科学发展寄托了无限希望,这是对水泥行业取得发展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2001年以来,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国水泥年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13.88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08年的61%,新型干法成为行业的主流;到2008年底,全国新型干法生产线达到922条,熟料产能达到7.57亿吨,预计2009年新型干法的比例将到达70%,提前完成“十一五”预定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策力度加大,落后工艺快速淘汰,淘汰的水泥落后产能超过2亿吨,每年淘汰都在5 000万吨以上;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我国5 000吨、10 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出口和水泥项目工程总承包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增强了水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000年前,中国没有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能达到1 000万吨,而如今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建设新线、扩大规模,已有10多家企业集团超过了千万吨规模,其中安徽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水泥产能均上亿吨。前12家水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4.4%上升到2008年的24%,形成了一批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水泥企业集团,中国水泥已经进入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中国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了发展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首页1234567末页>>

二、归纳总结 水泥工业跨越式发展基本经验

60年的发展历程是几代水泥人勇于奉献、不断探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60年;是中国水泥工业书写巨变、跨越发展,铸就辉煌的60年。中国水泥工业60年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它充满了曲折和艰辛,经历了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产品短缺到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转变;从主要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到国产技术装备出口并占国际市场份额接近40%的转变。

60年的巨变,60年的辉煌,水泥工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共和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泥工业不仅是中国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6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从国情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水泥工业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水泥工业基础的极端薄弱,决定了水泥工业必定要走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建国之初,我国仅有35家水泥厂,年产水泥66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需要。“一五期间”,我国从东欧一些国家进口了成套设备建设了一批新厂,奠定了水泥工业的基础。但随后几十年,由于国家底子薄、资金短缺,对水泥工业长期投资不足,水泥一直短缺、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才告别了水泥短缺的时代。正是由于这种基本国情,水泥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就实行了洋法和土法生产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中央和地方并举的建设方针。60年间,立窑水泥出现了几次发展高潮,这是由于当时社会需求、市场拉动所致。立窑水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历史的贡献。立窑水泥的快速发展,也给水泥工业造成了结构性的矛盾,立窑水泥产量最高时,竟占全国水泥总产量80%之多。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日臻成熟,大型装备的国产化、低投资,新型干法窑的优越性充分体现,淘汰立窑等落后产能才提上议事日程。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省市目前已经完全淘汰了立窑水泥厂,其他省市也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08年的63%。随着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步落实,落后产能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6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水泥工业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得益于城乡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水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先行性,要按照超前发展的规律,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内在有机联系,水泥工业只有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保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体制机制的转变,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社会制度进行了变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极大地激发了水泥工作者的热情,迸发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水泥工业快速发展。

1978年,党中央决定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随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的转变。从统配水泥的单轨制到双轨制,进而完全取消双轨制。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而明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水泥企业由清一色的国有资本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从放权让利、利改税,到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到产权明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88年9月峨眉水泥厂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这是水泥行业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1993年7月28日尖峰集团在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这是水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国家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针,水泥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水泥工业不仅引进了国外的技术装备,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投资。如拉法基、豪瑞、海德堡、意大利、CRH、太平洋等七家世界水泥排名前十强进入中国市场,以独资、合资、参股、控股多种方式参与中国的水泥工业,我国水泥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水泥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这些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成为推动水泥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首页1234567末页>>

■先进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是我国几代水泥人的梦想。从“一五期间”由东欧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到消化吸收、开发出中国国情的“华新窑”;从上世纪70年代研究开发预分解窑技术,到引进国外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装备,直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出口到世界各地。我国水泥工业基础薄弱,实现水泥工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历史上的“土洋结合”、“大小并举”、“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政策是国情所致。水泥工业既承担着立窑水泥的发展、改造、提高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创新的任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国家实力不强,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是不现实的,一定要走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

新型干法水泥之所以在2000年以前发展缓慢,有技术装备水平低和投资项目审批制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慢,造成了投产之时,就是企业亏损之日,从而使建新线可望而不可及。针对这种情况,1996年国家建材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战略方针,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新型预分解技术为主,具有规模经济的大中型水泥项目。为此而制定的“低投资、国产化、大型化”原则。水泥工业一直坚持把自力更生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距离。在国家建材局组织实施的水泥工业“日产2 000吨一条龙”、“日产4 000吨一条龙”技术装备基础上,“九五期间”,通过建设示范线,有效解决了国产化、低投资、提高建设水平、缩短建设周期等制约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水泥协会及时与有关政府部门在海螺水泥集团组织召开了现场交流会,邀请几大水泥设计研究院各拿出日产1 000吨、2 000吨、4 000吨几种规模的“国产化、低投资”优化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在“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前提下,实践“国产化、低投资”的突破,达到了项目建设工期短、工程质量好、投资省、达标达产快的目标。基建投资得以大幅度降低,由1 000元/吨以上降低到300~400元/吨,这为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普及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海螺白马山2 500t/d、华新水泥5 000t/d等水泥企业已建成项目的情况介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

实践证明,水泥行业走到今天,离不开设备研发、制造产业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共同努力。技术装备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水泥工业不可能向前发展。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是尽快改变我国水泥工业的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

■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战略,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振兴水泥工业,人才是保证。建国初期,水泥行业就非常重视专业科研队伍的建设,先后设立了专业科研设计院所、地质勘探、施工安装、机械制造队伍。虽然文革期间这些队伍被分散下放,但1978年前后建材部就决定迅速恢复和新建了几大水泥专业设计研究院,把分散下放的科技人员聚拢起来,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如今,以天津、合肥、南京、成都、凯盛为代表的科研设计队伍,以中材国际为代表的水泥生产线工程总承包集成服务商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脊梁”,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60年来,水泥工业通过大专院校,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水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些人才陆续成为水泥行业中设计、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许多人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革开放以来,水泥行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级管理者和科技领军人才,典型代表有:宋志平、谭仲明、郭文叁、李叶青、张才奎、张增光、崔星太、肖家祥、王伟……等,他们不仅在国内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完全具备担当行业发展的领军大任。目前中国水泥工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迅速成长,为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科技支撑。坚持人才战略是振兴水泥工业的重要保证。

■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是推进水泥工业可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水泥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在技术结构上立窑水泥比例过高;在组织结构上,产业集中度过低。技术结构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大幅提高,成为行业的主导,但仍有30%多的落后产能有待淘汰,还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全行业通力合作,采用市场的手段和行政的手段,来实现预期的目标。组织结构问题表现为水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截止2008年,15家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占市场份额仅为全国市场的24%。由于水泥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市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造成水泥利润低下,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而在国际上,拉法基、豪瑞两大集团水泥产能均已达到1.5亿吨以上,世界排名前十位水泥企业水泥产量占全球总量比例超过50%。中国水泥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家有关部委公布了重点支持的60家企业名单,我国水泥行业加大以并购重组和提高生产集中度为重点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海螺通过成功收购铜陵、白马山、中国、新化等水泥厂,使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中材集团收购天山、赛马,拉法基与瑞安联合收购腾辉、双马等……为水泥行业重组联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材集团在从上海到长沙的铁路沿线这一广大的区域里,进行大规模重组联合,组建起了一个产能上亿吨的南方水泥。南方水泥的组建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体制上是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中国建材主要以现金投资,一家独大,其他加盟企业既可以以现金,也可以以资产经评估、变买所获的资金入股,数量不限。采取国家资本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国企与民企相结合,国营企业家与民营企业家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以央企为龙头、诸多中小企业参加的利益共同体。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有近百家企业参加,近亿吨的产能联合组成了一个新企业,这在世界水泥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独创。

这些大型公司通过兼并收购获得了市场份额及区域控制能力的快速提升。企业迅速扩张发展,不仅使产业规模做大、市场格局更趋合理,企业竞争力也得以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产能已接近1亿吨,不仅是中国水泥行业的“航空母舰”,在世界也已经进入产能的前十强。他们集中了水泥产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具有人才、资金的优势,再加上金融界的支撑和政府的支持,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60年的辉煌成就,倾注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中央领导都曾亲临视察水泥企业,为水泥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几代水泥人艰苦卓绝、奋力拼搏的结果,它凝聚着全体水泥人的心血、汗水。<<首页1234567末页>>

三、展望未来 积极推进水泥工业实现现代化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辉煌业绩,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环境资源得到重视,落后产能加快淘汰,科研开发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跃上台阶,节能利废成绩斐然,循环经济彰显活力,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水泥工业6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上百年发展的历程,我国水泥产量从1949年的66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4亿吨,年平均增长13.9%;2008年全国1天的产量是1949年全年产量的5.8倍;1949年我国人均水泥产量1.2千克,2008年人均水泥产量达到1054千克,年平均增长12.2%;1976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基本是空白,而到2008年全国已有91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在运转,其中日产4000吨以上生产线有241条。

水泥工业作为基础性原材料行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关联度较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水平升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水泥消费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还期望像过去10年一样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把需求“增量”研究透,把握好发展的“度”。当前,中国水泥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口,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对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

首先,从全国的角度看,产业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受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的拉动强劲增长,但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60%的省份产能已经出现饱和,接近产能增长曲线的拐点,在峰值顶点起伏波动。目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产能过剩必将出现。

其次,虽然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促进下,大企业重组兼并加快,但行业组织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与国外水泥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局部区域水泥产能过剩,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价格战频发,多数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行业和企业都很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第三,尽管我国的水泥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许多企业还是粗放经营,单纯追求数量增长扩张,整体发展水平粗放,行业整体效益低下,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

第四,虽然国内水泥市场已经国际化,外国水泥诸多大企业进入,但中国做为世界“水泥大国”,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却国际化水平不高,没能进入世界水泥前十强排序。我国虽然水泥产品出口、技术装备出口、工程总承包走向国际市场,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水泥企业没有到国外投资建厂,真正走进国际水泥资本市场,我们还没有与国际水泥界的“游戏规则”接轨,在国际同行中的话语权不高,与水泥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水泥工业的目标应该是:

到2020年,中国水泥工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合,企业数量从目前的5000多家减少到1000多家,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左右,形成若干家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吨水泥熟料热耗和环保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显著提高,吨水泥平均利润争取达到5~10美元左右。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水泥工业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面对水泥产能趋于饱和的形势,大企业要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改变单纯建设新的生产线扩张的方式,向重组联合、兼并收购的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新线,增加产能会进一步加剧水泥市场的恶化,重组兼并则会稳定、减少产能,整合市场,给各方面都带来益处。中国建材集团组建的南方水泥,可以说是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重组兼并的典范。中国建材集团充分发挥央企在行业中的带头作用,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很多企业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另外,山水集团、海螺集团、冀东集团等大企业集团都有成功的系列并购案例。

第二,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改变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通过建设新线,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转向推动现有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高,广泛采用高效粉磨、电机变频、余热发电、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处理等节能环保技术,特别要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并替代原燃材料方面,加大研究、勇于实践,利用水泥生产过程的特性,发挥水泥厂的水泥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和废弃物消纳处理及再资源化功能,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随着中国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技术装备日臻完善,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已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中国水泥企业走向世界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水泥企业国际化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水泥工业是不分国界的,外国企业可以进入国内,中国企业也要打入国际。水泥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展开竞争,而且还要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合资或直接投资建厂,向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参与国际水泥资本市场的竞争。

未来10年,将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中国水泥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要以胡锦涛主席视察海螺集团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向海螺集团学习,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水泥工业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坚定必胜信心,行业团结一致,勇敢面对挑战,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出辉煌的新业绩,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水泥工业现代化。(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首页1234567末页>>

导轨油价格

山西水平轴2kw养殖专用风力发电机

外饰